因为听不清小伙的名字,大家附和他叫“军民”。
军民来了,把刘二奴夫妇搞乱了。
闯祸军民智力只有3岁左右,性格顽皮,看不见就会闯祸。
不是和邻居的孩子抢食物,而是在院子里追鸡打狗。
刘二奴只能把他带到身边,手把手地教他学习规则。
>他的两个儿子,对待军民,亦如亲兄弟一般,十分宠溺。
在全家人的悉心教导下,军民能马马虎虎懂点事了,智商却始终停留在6、7岁。
刘二奴的老伴说:“自家3个孩子,从没让咱操过心,没想到,最后心思全给了小儿子。”
随着时间推移,刘二奴对军民产生了感情,一会不见他,就要念叨,“我家老小又去哪了?”
刘二奴还为他上了户口,取名:刘军民。
有了“身份”,刘军民开心不已,逢人就说,我有家了,我有爸爸妈妈,哥哥和姐姐。
或许是大姐刘巧玲将他捡回来的缘故,刘军民跟大姐最亲,每次刘巧玲回家,他总是围在身边,叽里咕噜聊个不停。
对于刘巧玲的女儿妞妞,刘军民也是爱屋及乌。
只要听闻外甥女要来,他一大早就在村口等着,还一遍遍地冲着刘二奴喊:
“大(爸),妞妞回来了,快卖羊,把钱给妞妞上学。”弄得一家人是哭笑不得。
偶尔打点零工,领了工资,也总是塞给妞妞,让她好好读书,考大学。
十几年后,妞妞感恩小舅舅的宠爱,果然不负众望,顺利考上大学。
就连刘二奴夫妇,也在岁月的流逝中,头发发白,后背佝偻。
唯独刘军民,虽然皱纹爬上他的脸颊,可他的行为举动,依旧像个小孩子。
由于智力原因,他没有成家,守在刘二奴夫妇身旁,时常口冒“金句”,成了老两口的“开心果”。
刘二奴自豪地说:“我们一家三口,过得很幸福!”
可惜,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18年后,一个,打破了一家三口的幸福。
认亲现场2020年5月18日,刘二奴接到当地派出所,说刘军民可能是宁夏同心县农民马耀国的儿子。
“对方找儿子找了0年了,他们想上门来确认一下。”
挂断后,刘二奴的脑子一片空白,半晌回不过神来。
难道他养了20年的儿子,要就此分别了吗?
当天晚上,刘二奴辗转反侧,问刘军民:“儿子,如果你的家人来找你,你跟不跟他们走?”
刘军民斩钉截铁地说:“不去,我爹妈都不在世了,你们才是我的爹妈。”
刘二奴的心,这才暂时放松了一点。
可是,“孩子”说的话,又怎么能算数呢?
2天后的清晨,几位陌生人在民J陪同下,踏上刘家大门。
一位戴着白色“礼拜帽”的七旬老汉,一进门就抱住刘二奴,感谢他养大了刘军民。
这老汉,便是马耀国。
看到刘军民,他用颤抖的手,扒着刘军民的耳后和小腿看,确认疤痕位置后,他激动地老泪纵横:
“没错,他就是我的儿子马吉明!”
起初,刘军民坐在沙发上局促不安,当他看到马耀国拿出20年前的全家福后,一眼就认出了照片中的母亲。
他又端详着马耀国,叫了一声:“大”。
这一刻,父子相认,而几天后的鉴定结果,也证实刘军民就是马吉明。
压在马耀国心里近20年的大石,也终于落地。
他抱住儿子痛哭:“儿子,是大(爸)对不起你!要不是我,你也不会走丢了!”
当年,马吉明又是如何走丢的呢?
18年前的往事1981年,马吉明出生在宁夏同心县,排行老三。
幼时因为淘气,他将筷子戳进喉咙,直接穿透后脖颈。
虽然拣回一条命,却坏了嗓子,大脑也受到损伤,造成智力障碍。
小学二年级,马吉明连读3年,依旧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马耀国只能将儿子领回家,在自家修车棚教他学习电焊。
母亲和大姐也教他做一些简单农活。
家人期盼的,是他能有一技之长傍身,长大不至于饿肚子。
可是,马吉明只顾傻乐,每次干活,都要家人哄半天,才肯做上半个小时。
2001年,马吉明20岁了,依旧无所事事。
这年4月,村里年轻人搭伴去呼和浩特打工,马耀国想让外甥带着马吉明,出远门历练。
老伴立马反对,儿子这个情况,你让他出门,怎么能让人放心呢?
马耀国反问道,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不然等我们走了,谁来照顾他?
几天后,在家人的目送下,马吉明背上行囊,跟表哥踏上前往呼市的列车。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晚,马家夫妇整夜难眠,生怕儿子有个闪失。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第二天一大早,他们接到外甥
文章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网址: http://www.xdjzdq.cn/zonghexinwen/2022/1221/1195.html
上一篇:核心期刊的排名(电气工程论文发表)
下一篇:没有了
现代建筑电气投稿 | 现代建筑电气编辑部| 现代建筑电气版面费 | 现代建筑电气论文发表 | 现代建筑电气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现代建筑电气》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