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浅析满族传统民居建筑的艺术性

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者朱少华 丁文静 乌拉街地处东北地区,“先有乌拉,后有吉林”的说法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乌拉街作为东北地区典型的历史城镇代表,现遗存有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含了

作者朱少华 丁文静


乌拉街地处东北地区,“先有乌拉,后有吉林”的说法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乌拉街作为东北地区典型的历史城镇代表,现遗存有众多的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含了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古遗址、古建筑等,涵盖了辽、明、清、民国众多时期的遗址,是北方空间结构形态的代表,是松花江文明有力的载体,同时也是满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本文从吉林乌拉街出发,详细分析其演变过程及空间形态,以期给满族文化历史与民居传承带来新的发展生机。


1 乌拉街区位与空间布局

1.1 区位现状

乌拉街满族镇(简称乌拉街镇)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地处第二松花江畔。在历史上,这个位置不仅是南北交通的主要驿站,也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并且乌拉街满族镇地势东高西低,南宽北窄,易守不易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使它变成了历史上军事、交通的重要之地,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乌拉城无论从区域还是统辖范畴来讲,要比今日的乌拉镇范围扩大的多,只能说如今的乌拉街仅是当初乌拉城的万分缩影。


1.2 空间布局形成与演变历史

乌拉街历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满族人的祖先萧慎族就在此地建造了以半穴式为主的建筑形式。金熙宗皇统十年,修筑了“乌拉洪尼勒城”。乌拉部主纳齐布禄第六世孙布颜于明嘉靖四十年创立了“乌拉国”。到了明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攻下乌拉古城,将乌拉改名为了乌喇。顺治十四年打牲乌拉设立总管衙门,为朝廷提供贡品,于是有了民间“南有江宁织造,北有打牲乌拉”的说法。到了康熙四十年,由于松花江水开始不断泛滥,便下令将乌拉城东移并且重修城池,共建立了四个城门,商贾林立,商铺众多,最繁荣时期商铺多达三百多家。

城内两条东西南北相交的十字街(新城内的十字街通常称“老十字街”)是整个镇上最主要的交通干道。街道两头连接四座城门。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街成为了乌拉新城的主要交通要道。民国之后,乌拉街镇主要以商贸生意为主,十字街在整座城市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成为了整个镇上的中心。后来便慢慢取代了乌拉镇的名字,大家都將其叫做乌拉街并广为流传。围绕十字街进行建筑建造,主要有宗教建筑、府邸建筑、商铺及普通民居四种类型,多以带状形式分布在街道两侧。


2 乌拉街空间结构形态现状与分析

2.1 建筑现状

作为满族发祥地之一的乌拉街镇,其中蕴含着浓厚的民俗风情,浓厚的民族文化,诸多文物古迹遗存。但由于常年交战,战火纷争的原因,许多老建筑都毁于战火,遗留下来的都已破损不堪。现今遗存下来的整个镇内共有五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其中大多集中在十字街附近。乌拉街中的“三府”是所有现存老建筑中的保存最为完好的清朝官宦人家的私宅。“三府”都位于乌拉街镇内,分别叫做“魁府”、“后府”、“萨府”,它们都为四合院类型,建筑保存较为完好。

“三府”中保存最为完好的“魁府”位于乌拉街镇十字街现满族镇政府西侧,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晚清地方显贵王魁福的私邸,是一座清代二进式四合院。共有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和东西耳房各一间,均以“风火墙”与前院相连。魁府作为一座硬山顶,抬梁式的青砖瓦建筑,是乌拉街乃至整个吉林地区保存比较完整的清朝民居之一。

“后府”始建于1881年,是第31任打牲乌拉衙门总管赵云生的府邸。后府原是乌拉街镇气势最为宏伟华丽的宅院,为典型的二进四合院。由于民国年间遭土匪抢劫及文革中又遭破坏,“后府”这个代表吉林满族民居建筑最高格制的豪华府邸大多都被占地用于他用,或因失火而化为灰烬,庭院一片萧条。如今只剩下正房和西厢房。

“萨府”处于乌拉街镇的东南角上,保存基本完好,因坐落于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之南,亦被称为“前府”。萨府以南北方向为轴,整体建筑布局左右对称,极具清初时期八旗民居二进四合院的风格特色。

至今为止,乌拉街镇大的城市空间格局保存较为完好,街道骨架变动也不大,很好的映射出百年之前的城市布局。但是大多重要老建筑不是已经毁坏就是年久失修,保存下来的民居也仅有不到五分之一,大多为危房,几乎无人居住。如今政府正在积极修缮建造,尽力恢复往日历史古城的原始风采。

文章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网址: http://www.xdjzdq.cn/zonghexinwen/2021/0522/925.html

上一篇:北京发布第三批历史建筑 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等
下一篇:东北证券:陕西建工(600248.SH)低估的建筑地方

现代建筑电气投稿 | 现代建筑电气编辑部| 现代建筑电气版面费 | 现代建筑电气论文发表 | 现代建筑电气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建筑电气》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