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渡尽劫波犹在支撑故宫建筑600年屹立不倒的关键(3)

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2年,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偶然发现,刚刚修好的太和殿外围又搭起了脚手架,工人们在清理房顶瓦缝间的灰浆。这种粗糙施工明显不适用于

2012年,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偶然发现,刚刚修好的太和殿外围又搭起了脚手架,工人们在清理房顶瓦缝间的灰浆。这种粗糙施工明显不适用于故宫,他果断下令停工。
在2015年11月全国政协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单霁翔用八分钟时间“哭诉”了故宫大修苦衷:大修是工程项目,要招标,中标单位再找包工头,包工头用最低的价格雇农民工,让几个月前还在收麦子的农民来修太和殿。政府采购要货比三家,比的是价格便宜而不是质量。每年10月大修款拨下来,第二年8月就开始催,到年底如果没有花掉就收回,逼着赶快花钱。故宫的老工匠没有干部身份退休后不能返聘,北京年轻人又不愿意学瓦匠、木匠,故宫培养的年轻人大都是周边地区的,没有北京户口,培养完又回原籍了。
会后,单霁翔写给全国政协领导的报告,得到了“特事特办”的批示。一个“特”字,让单霁翔得以一点一点在体制的缝隙中,把故宫丢掉的匠心找了回来。
如今,故宫正进行着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此次,故宫对所有接触建筑本体的工匠都进行严格选拔培训与考核,体现出精细、审慎专业的态度。故宫的修复不再视为工程,而是研究性的保护项目。
当现代工匠们像对待有生命的事物一样看待故宫的维修时,古法的技艺、现代的工艺都会被匠心独运。
《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故宫的文保科技部是古代营造工匠们的现代继承者,这些年轻的“宫里人”要修理大到木构、壁画,小到小摆件的各种文物,他们自嘲道,“不同组的手粘的东西都不一样,青铜器组手上是锈,木器是鳔,漆器组是漆。”
鳔说的就是粘木头用的鱼鳔胶,也是古法熬制。为了制作上等鱼鳔胶,故宫文保科技部木器组科长屈峰经常要到千里之外的厦门,亲自采购挑选最合适的黄鱼鱼肚。买回来以后,用温水泡发、加热,然后放到铁锅里捶打,直到打成糊状,过滤晾干以后裁成条状,用时加水熬成胶。
最痛苦的是砸胶。在鱼鳔不断捣碎成糊状的过程中,胶的拉力会逐渐出来。通常砸上五分钟,屈峰就手抽筋、浑身发酸冒汗。就这样,木器室里年轻的小伙子轮流着一刻不停地砸,一天下来,顶多能砸半斤鱼鳔胶,整个制作周期要长达数月之久。
央视节目中砸胶的示范
相比市场上卖的乳胶,只有费如此心思砸制的鱼鳔胶,在文物修复时才不会对文物产生腐蚀。
漆器组科长闵俊嵘的手上则经常沾满各种漆,碰到身上还会引发过敏。但为了防止戴手套手滑而引起的文物损害,他经常赤手刷漆。为了获得更纯粹的漆,闵俊嵘会跋山涉水和漆农一起去崇山峻岭采漆。采漆基本在三伏天晚上进行。从深夜十二点到第二天黎明,闵俊嵘经常只戴一个头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里作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坠入山谷。
这些只是开始。为了修复好一把构件都翻开、漆脱落殆尽的清宫旧藏、国家二级文物金陵易少山斫古琴,闵俊嵘还专门买了一把斫琴学习乐理和演奏。9年时间,一直坚持学习。“修复过程中,不能违背古琴基本的演奏功能。如何演奏自己也得懂。”闵俊嵘说。
正是这样的匠心精神,使得营造、修复的技艺在工匠们世代心口相传中传承至今,成为一种活的遗产;更使得故宫在历经维修、重建后,涅槃重生。
这样的匠心,才是故宫建筑真正600年屹立不倒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现代建筑电气》 网址: http://www.xdjzdq.cn/zonghexinwen/2021/0622/995.html

上一篇:哈尔滨这条街道火了!建筑充满欧洲风情,被誉
下一篇:高端艺术殿堂 西海岸又一地标性建筑7月揭开神秘

现代建筑电气投稿 | 现代建筑电气编辑部| 现代建筑电气版面费 | 现代建筑电气论文发表 | 现代建筑电气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现代建筑电气》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